乙肝的危害
病毒性肝炎是我國最常見的,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傳染病.被確認的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型肝炎中,以乙型肝炎在人群中感染率高,危害性大。鑒于乙肝病毒―肝硬化-肝癌之間的連鎖關(guān)系,乙肝最大的危害有以下幾種:
1.乙肝病毒是一種微生物,具有傳染性,且難于控制。
2.攜帶乙肝病毒的人數(shù)很多,更多的是隱性感染,更難于控制其傳染性。母嬰傳播是常見的傳染途徑之一。
3.對從事某些工作有一定的影響。
4.乙肝很容易慢性化,治療時間長,需要休息,影響學業(yè)及事業(yè),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和經(jīng)濟負擔。
5.部分病人可發(fā)展為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。
藏醫(yī)對肝炎的認識
藏醫(yī)藥學對肝膽疾病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經(jīng)驗.藏醫(yī)認為:急慢性肝炎、膽囊炎屬“肝熱、膽熱”、“熱源性、濕源性赤巴病”范疇,系由毒侵入肝臟引起的一種熱性肝病,病因由于瘟熱和毒熱引起肝損所致,進而引起赤巴功能紊亂、熱性赤巴轉(zhuǎn)入血的部位而形成的“木布病”。因此,肝熱、膽熱實由隆、赤巴、培根三大因素紊亂所致。又叫肝中毒。
藏醫(yī)推薦乙肝的治療方案
乙肝大三陽:早上空腹服用:25味松石丸(1粒);中午飯后服用:七味紅花殊勝丸(3粒);晚上睡前服用:達堆(3粒)。
乙肝小三陽:早上空腹服用:25味松石丸(1粒);中午飯后服用:九味牛黃丸(2粒);晚上睡前服用:門阿思覺(3粒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