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醫(yī)認為,脾臟如同心君的小妃一樣,為土的精氣所依 處,位于人體體腔左側,與胃相表里,是血等精華依存之處, 可消化食物等。飲食經脾胃消化后,其精華物質經吸收后 輸送入肝。
藏醫(yī)認為,脾病的產生多與生活習慣有關,若進食不易 消化的食物,受潮濕、寒風或衣物單薄著涼受寒、劇烈運動、 勞累等影響,會傷害脾臟。若脾臟受損,會減弱胃的消化能 力,食欲減退,身體各部營養(yǎng)不足,嚴重影響身體健康。
從脾病致病因素來看,食物不消化是病根。因此,保護 脾臟要注意飲食,進食易消化的食物。要防止食物不消化 現象,一旦出現食物不消化,要嚴防受潮濕侵襲,尤其是長 夏濕潮季節(jié),更要注意保護脾臟;要嚴防寒風吹襲,著涼受 寒,尤其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區(qū),保護脾臟不受寒冷侵襲極為 重要;防止劇烈運動、過度勞累傷及脾臟。
藏醫(yī)認為,草果、蓽拔是防治脾病的良藥。青藏高原地 區(qū)居民在熬奶茶時放入一兩顆草果,可使奶茶別有一番香 味,更重要的是保護脾臟,預防脾病。